因为昨天夜里请来的媳妇姑娘们通宵没有歇手,所以一早上,已经裁好了很多的活计在那里,只等着来人领了回家去做。
像这样的针线活,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,就算是刚学会了平针的小姑娘一天也能做上几件,而且连蔓儿家开的工钱又很优厚,不仅是三十里营子的大姑娘小媳妇们抢着要做,周围几个村子的人听到了消息,也纷纷前来。
还有那些帮着裁剪的姑娘、媳妇们,每个人也给自己和家人留下了不少的活计。还有的事先就说好,并不要工钱,只是家里有孩子,希望等连蔓儿家的学堂开学之后,能让自家的孩子来学堂里上学。
连蔓儿看见这样一番景象自然开心,除了这次带回来的几车棉布、棉花、羊皮、针线等,另外还有几车的东西正在路上,很快就会运到。看眼前的景象,是根本不用担心人手不够,不能够及时将活计做完了。
“这些活计是得回家里来做,就算在府城咱花钱也能请到人,可哪比的家里,咱人头熟,使唤起来也顺手。”张氏也笑着说道。
“嗯。”连蔓儿点头,她也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,才想着要提前回家来做这件事的。“娘,这活计分派肯定是没问题了,就是到收活计的时候,还得安排两个可靠的人好好检查,不能忙中出错,把残次品给收上来。”
“到时候还是请你春柱婶子,还有吴家婶子帮忙。”张氏就道,“我到时候也去盯着点。”
“还有小喜、小庆、吉祥和如意。”连蔓儿就点头道。安排活计的时候已经跟大家伙说清楚了,收活计的时候一定要不把好质量关。
张氏、连蔓儿、赵氏、连叶儿、吴王氏、吴家玉、连枝儿这几个就在屋里做针线。几个人手里有活,又一边说说笑笑,不知不觉中时间过的飞快。眼看着就快到日中了。
连叶儿就放下手里的活计,捧起茶杯,将晾的温温的茶水一饮而尽,然后出溜下了地。
“……我上老宅看看去,”连叶儿一边穿鞋子,一边跟大家伙说道,“估计这个时候,人差不多该接回来了。”
“这小丫头这个好信儿劲儿的。”吴王氏就笑着道。
好信儿,是三十里营子的庄户人家的乡村土语。意思大概相当于好奇心重。吴王氏这么说连叶儿,并没有丝毫贬低的意思。吴王氏比较喜欢个性活泼且泼辣的女孩子。
“叶儿,你去就去,别真在那吃饭。”连蔓儿就低声对连叶儿嘱咐道,“一会咱家也开饭了。你还是回来吃。东西好坏不说,咱一起吃的顺溜。”
“蔓儿姐,我就先过去看看,一会就回来。”连叶儿就道,“估摸她们没这么早开饭。”
连叶儿说着,就跑了,听她话里大多意思。还是打算要去吃老宅一顿。
连蔓儿笑着摇了摇头,也没说什么。
“那姑娘咋样,你也没听见啥信儿?”张氏就问吴王氏。
吴王氏住在镇上,历来消息灵通。给四郎说了这个媳妇的就是镇上的媒婆,张氏就想知道,吴王氏是不是事先打听到了什么消息。
“这还真没听见啥信儿。”吴王氏就道,“离的太远了。那个地方穷山恶水的,咱镇上没啥人上那边去。也没有那边的亲戚。我还说那,这个孙媒婆还挺能够的,近边的没找着,那么老远还能给说一个来。”
不得不说,媒婆的嘴和腿,那都是神迹。
“具体这家咋样咱是不知道,不过也听人说过,那个地方的人还都行,穷是穷,但是不恶,一般都挺老实。那地方出来的姑娘还都挺能干。”吴王氏想了想,又说道。
“其实吧,听那家的条件,我也觉得这是门不错的婚事。”张氏就道。
大家伙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半晌,那边连叶儿已经到了老宅的门口。
今天老宅门口,格外的拥挤热闹。就见大门外停着一辆两头大青骡子拉的大车,车上的厚呢子车厢很宽大,足可以坐三四个人。骡车的旁边,还拴着另外一匹大青骡,上面鞍辔齐整、鲜亮。还有一个一身青布衣裤的伙计,正拿了草料和清水,在照料几头大牲口。
不用问,连叶儿就知道,这都是连蔓儿家的,今天借给了四郎使用。
除此之外,老宅的门口还停了两辆驴车,其中一辆连叶儿也认识,那是商怀德和小周氏家里的,而另外一辆,比商家的驴车略显粗陋,她就不认识了。
这门口除了连蔓儿家的那个伙计,还围着一群的半大孩子,都伸长了脖子往老宅的院子里张望。这还多亏了连蔓儿家那边派活计,村子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