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风雨飘零
“勇卫营副将周遇吉拜见皇上!”
“勇卫营参将黄得功拜见皇上!”
“勇卫营游击孙应元拜见皇上!”
……
众将依照官职顺序,一脸兴奋的朝崇祯皇帝跪地拜见。
虽是天子亲军,但得睹天颜的机会很少,尤其是在近距离的情况下。
怎地一个激动了得?
其实激动的并不只有他们,崇祯皇帝心中亦是如此。
嗯,这是周遇吉,虎背熊腰,一脸络腮胡,说明雄性激素很发达,完全符合悍将标准。
这是黄得功,每次打仗都要喝几斗酒,酒酣以后气力更加勇猛。
喜欢拿着铁鞭打仗,每次战后鞭上的血沾满了手腕,要用水泡很长时间才能洗净,他的部将都称呼为黄闯子。
游击孙应元,体壮如牛,彪悍无比,亦是一员猛将。
看见人,崇祯皇帝就想起了他们的一些事。
历史上,崇祯九年,也就是明年的时候,十万建奴入塞寇边,刚组建不久的勇卫营就参与到了这场战事中。
勇卫营第一次出战,战果辉煌,斩杀建奴一千余人,孙应元、黄得功、周遇吉这几员悍将皆有立功。
其中,孙应元和黄得功的表现尤为突出。
黄得功先后转战于良乡,涿州,战果累累战后被提升为都督,孙应元被升为副将。
通过这次战事的检验,勇卫营不负众望、脱颖而出成为前任崇祯皇帝手中的一把利剑。
逼退清军后,孙应元、黄得功又奉命进入河南征剿叛军。
固然兵力只有万余人,但勇卫营在河南先后斩杀敌军数万,战功赫赫。
只可惜,大明一直处于双线作战当中,兵力并不多的勇卫营不得不一分为二,南北驻防。
崇祯十五年,孙应元在与李自成的战役中不幸阵亡。
孙应元善战,在行伍间多与黄得功相配合。
他死后,功劳一并算在黄得功身上,故而黄得功其名尤震于世。
崇祯十七年,李自成的数十万大军从西安动身北上北京,一路关隘望风而降,唯独在宁武遇到了勇卫营将领周遇吉。
只有四千兵马的勇卫营与李自成的十几万大军血战数日,打的李自成一度怀疑人生,有了放弃北上的念头。
只是宣府总兵王承胤、大同总兵姜襄的降表,又使李自成坚定了东征的信心。
解决后顾之忧,李自成自信满满,下令周遇吉再不投降就要屠城了。
但纵使如此,却仍无一人愿意投贼。
终因内外无援,兵微将寡,李自成在大炮的帮助下,大军攻破了城墙,杀入了城内,猛将周遇吉身先士卒,血战身亡。
周遇吉死后,其妻子带领其他士兵的女眷誓死不降,和李自成士兵巷战,为国捐躯。
周遇吉战死,此时的黄得功正奉命在四川一带征剿张献忠。
显然,大明最能打的勇卫营没有一支留在北京拱卫都城,全部都在南北战场与敌浴血奋战。
大明王朝沦亡后,最后一支勇卫营黄得功部统归南明政权,在南京城下与建奴血战,最后自尽而亡。
可以说,勇卫营所有的将领用最为悲壮的方式谢幕,没有辜负前任崇祯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